此文是以本人发展路线为蓝本创作,内政为主的OG心得。
下海前(打劫)的积分和排名:
776299 (排名為 8541 名中的第 6 名)
不定期更新内容,以内政单元为主。
[引子]
这里还要考虑进殖民前裸奔做海盗的因素进去
初期资源的积累为的就是出殖民,无论是种田,拉援助还是打劫,资源都会变成殖民船往新的希望出发~~
顶楼的以下部分是游戏早期(3-5万分)的一些概述,即殖民计划前期、建设、以及完成后的一小段过度时期。
其他楼层按分类整理资料
建议主星建筑为:14~~15金属,13~~14晶体,9~~11HH后开始研究殖民科技,不要提早~~资源型建筑建起来了,基础就打好了,研究,出殖民都更快,相对于那种有点资源就研究,却没有先好好做基础建设的人来说,出殖民的速度绝对更快。
关于殖民:
第一阶段
1。还是建议各位找朋友一起瓜分1个太阳系,以后出了舰队,防御相对容易,不要在意所谓一锅端~~你殖民地分的再开,人家一样找的到。
2。第一个殖民地应该是4~~6号中的1个,基本上4或者6号球都能150+以上,5号有点点不稳定。第一个殖民地应该是你的晶体基地,后方援助物资最好为:1W1金属+4000晶体。如果有HH,最好送3000过去,先建立3~~4级机器人工厂,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第2个殖民一般情况下有2种选择,一是继续殖民4~6号中的1个,做金属/晶体基地。或者殖民14~~15号做HH基地。HH基地可以先将金属和晶体升到8级,之后全力升级HH,必要时可以将金属和晶体升级到12~~13级,当别的殖民地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即不需要主星援助),或者交易/贸易能保障各星基本的金属/晶体供应时,考虑将HH基地的HH升级到15级以上,这时间需要关闭HH基地上金属和晶体的能源。
4。其他殖民地HH建5级就够了,但是要早点建。每个殖民地最好放2~~4个小运,霸占的殖民星系这时已经有你的7个或者8个星球,你可以决定1~2个大球做研究+军事星,请在这个军事星上驻留3~~4个大运,主星保持1个大运,持续往各个殖民地运送资源。
5。各个殖民地太阳能站建到15级后基本上就可以养活自己了,这时发展电脑科技到5~~6级,然后每天利用除了军事星和主星以外的各个殖民星上的小运集中到1个球上建设资源型建筑。最好出了18~~20金属,16~~19晶体后开始研究和BB有关的科技。
第二阶段:
1,第一阶段殖民中,只要星球方圆达到50+,就不要暴掉,特别是和别人合占1个星系时更是如此(抢地盘),在有4~~6个殖民星能自给自足以前,最好不要暴掉殖民星,哪怕它只有23,起码要收回成本。
我门来算一笔帐,1个50的星能做什么:
非HH基地(50↑方圆)=17↑金属/晶体+16↑太阳能站和卫星若干,能很好的提供资源。
HH基地(50↑方圆)=20太阳能站+N级HH(金属和晶体可以建到12左右,然后拆掉)
2,所有殖民地基础建设基本完毕后(一般来说,太阳能站达到16级)可以进入所谓“焰火殖民次时代”即把100以下的星球暴掉再殖民,记住,有2~~3个军事星(170↑方圆)足够了。
关于科技:
1,殖民前,在主星太阳能站发展到13级左右时,可以考虑发展科技了,当然我个人认为,还是在太阳能站达到15级时一口气研究<第一阶段科技>和殖民科技比较好,事半功倍。
2,名词解释:
<第一阶段科技>:出小运的科技(必须研究)电脑科技(至少2级)起LL的科技(必须研究)间谍科技(0~~2级)
3,主星研究室只需要3级,以后在军事星上建立研究室,即建立研究基地。如果和朋友瓜分一个太阳系,那么资源输送是非常方便的,所以在军事星上建立研究室即可,在上述文字中,当达到研究BB的阶段时,可以建立研究室到7级,进行BB相关科技的研究。在BB研究之前,可以研究5级脉动,以出超级小运和出CL看家护院。当然也可以选择直接出BB,跳过这一步,节省资源。
5。各殖民地有14↑级太阳能站后,主星资源运送到配有研究室的军事星,以提供研究的资源。
注意事项:
1。殖民计划开始时,在相关科技研究完毕,等资源建殖民船时,在主星起5个LL。
2。殖民时可能会受到狼的骚扰,但是不要紧,在殖民全部完成前,做好FS即可,而主星持续向殖民地的运送行为将会让你的主星瘦如材火,SO~~一般情况下没人愿意来。
3。加了盟的朋友尽量不要打劫,打劫就会有仇家,时刻担心别人报复的滋味是不好受的,过段时间帝国内援助计划也将展开,而贸易中各资源也在贬值,所以我还是劝大家不要打劫。新人是脆弱的,如果要发展速度选择了打劫,那为了保险起见,最好也选择对I羊下手。
4。一般情况下,1~2号星太阳能卫星每个能提供50的电能,在放焰花的殖民第2阶段到来前,如果1~~2号星太小(50↑)可以考虑放10~~15个左右的卫星上天
想到什么写什么~~~此文不会涉及打劫和军事题材的专业内容(如无月追秒、积分计算等专业化计算),关于新人裸奔也是简单的介绍了下,原因是我个人不鼓励打劫行为的存在。
我的主星资源建筑(殖民时期):
金屬 晶体 重氫 能量
基本收入 20 10 0 0
金屬礦 (等級 15) 1879 0 0 626/626
晶体礦 (等級 14) 0 1063 0 531/531
重氫同步分离器 (等級 9) 0 0 256 424/424
太陽能發電厂 (等級 16) 0 0 0 1470
核聚變發電厂 (等級 2) 0 0 -13 60
太陽能衛星 (數目 2) 0 0 0 58
裝載量 100k 100k 100k -
總和: 1899 1073 243 4
我的2号星(50方圆整):
金屬 晶体 重氫 能量
基本收入 20 10 0 0
金屬礦 (等級 16) 2205 0 0 735/735
晶体礦 (等級 15) 0 1253 0 626/626
太陽能發電厂 (等級 12) 0 0 0 753
太陽能衛星 (數目 13) 0 0 0 650
裝載量 100k 100k 100k -
總和: 2225 1263 0 40
7128 公里 (47 /50 方圓)。。。快满了。。。
帝国公民行为一切以法律为准,不准间谍,攻击盟友,不管他是不是i羊
当出现帝国军部通缉人犯时,军部可能会下达攻击标准,即未达到多少军力的公民不准进攻通缉犯,这是对新人的保护。
加入垃圾党,和军部配合是中手向高手和平进阶的一个好办法
内政:
核电站III
游戏初期核能与HH的%调整
关于高级基建升级时,资源运输于科技间的压资源问题
[农民手册I]
好久没写点东西了~~近来偶也懒了,太多东西比较敏感,而我自己也开始打劫,所以不想多写(断了自己生路XD),咳咳,这里就简单的介绍下吧,现在推出连载中的连载---农民手册系列,供大家参考.
<心理学>
首先,大家要明白的一点是,OG并不是单纯的PK游戏,由于每个ID都是有个活生生的人在操作,所以给OG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这和其他网络游戏也是一样的,这里从海盗的类型出发,分析一下几中海盗玩家的心理.农民要自保,分析海盗的心理也是很重要的.
海盗可以硬性的分类为两种,基本含盖了所有海盗:.1.游牧型;.2.固定型.
其中游牧型的特点是通过暴球来寻找新的狩猎区,固定型正好相反.游牧型海盗以砸舰队为主,刮地皮的行为也有,但是资源少了不去(比如20万以下不去);这类海盗一般有着强大的作战舰队和回收舰队,一单收入往往砸出上千万垃圾回收,将被打者几个月的努力付之一炬.从作息时间和在线时间来看,他门中很多是身在国外(有时差,你睡觉他打劫),但是并不是一定经常在线.
了解了游牧型海盗的基本特点后,我门来分析下怎么对付他们:
1.每天至少查看一次自+/-N个太阳系,这个N由你的舰队规模所决定.如果你的舰队规模小,甚至不看银河系都是可以的;
2.被间谍了怎么办.当你在线时,最好立即发消息通知对方你在线,如果你发现对方舰队已经朝你飞来时,视自己舰队规模决定发不发消息给对方(小就发,大就跑,而且是跑到自己别的银河的星球去);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首先,如果你舰队规模较大,那么要来攻击你的人发出的舰队规模就更大,这需要大量的HH做燃料,如果你在对方发出舰队后才回消息,往往会起到反效果(会生气你为什么不在一被间谍时就发消息,浪费海盗HH).但是最好也不要FS到3个0,因为你必须明白你是弱小的一方,任何极端的行为都有惹祸上身的可能.如果你不想被攻击的星球受到过多关注,你可以发消息给海盗,告诉他留下一部分HH作为路费,但是多余的话不用说,以免刺激海盗起到反效果,而你的舰队一定要转移,要知道,利字当头,又和你没什么交往,海盗为什么不会第2次、第3次直到砸到你舰队为止呢(只要有赚)?
3.被打了怎么办.不用发消息,默默的转移剩余舰队到安全地带即可.因为人的性格都是不一样的,可能对方讨厌烦人的人,你要是发消息可能起到反效果,而且和狼做朋友是不安全的,所以也没必要和狼多发消息.
固定型其实是宇宙中最邪恶的存在,因为他门只吃周围+/-20~40(一般35是极限)的人,即地皮党.(比如偶自己)这种海盗一般分为2类,一类是早期玩家,他门不具备暴星的经济势力以及可移动作战的大规模舰队;另外一类就是偶尔打劫的农民/小狼(舰队规模没到移动作战要求),或者高级农民转型的海盗.但是不管怎么分类,既然是固定型海盗,他门就不可能暴球,农民可以抓住这个心理,求得自保.
1.相对上面的,对付固定型海盗不用天天看太阳系,因为他门是固定的;但是由于游牧型海盗的存在,所以还是要看滴~~~(废话,嘿嘿嘿)
2.被固定型海盗间谍了,如果你在线,你可以无视,被打了你也可以彻底FS(3个0),什么极端就用什么,前提是你在他的星球控制范围内(一般是左右20-30太阳系)的星球少于3-4个.为什么这样做呢?不怕惹毛了海盗么?因为固定型海盗由于攻击范围限制,所以攻击的总是同一片星域,即对自己的领地非常了解,所以当你给他的的印象是“这个家伙是在线狂”时,你的安全度反而提高了;
固定型海盗是以农民日产为目标进行攻击的,只要有赚,连3-5万资源也会来抢(发满航线),而且根据他门在线时间的不同,一天内攻击次数由1-8次不等(我就是1天打领地内7次的坏人~~不过近来忙,所以重新种地没打劫了).这种海盗一切向钱看齐,比游牧型海盗更过分.biggrin.gifbiggrin.gif因为他门位置相对固定,所以惹毛了也不用怕,转移家产就是了,想省麻烦的也可以暴星(因为地皮党在线时间一般很多).
这里只是说了下偶的一些认识和想法,大家拿作参考哈,表太认真,弱小者要在狼的威胁下健康成长,不把他惹毛才是王道,有时该被抢的还是得送给他抢。
说了一大堆空洞的东西~~~很乱~~懒得整理了,咳..大伙当无聊的文字瞄下吧.
下期推出:
[农民手册II]
<关于防御标准的量化以及计算>
[星球方圆问题]
星球究竟多大合适?没200的球就暴掉么?HOHO,现在来讲下星球的方圆问题。
大家参考资源消耗表可以知道,资源星基建一般到30 25 24 28-29就得停止,因为晶体的消耗太大了,而主力星可以发展到31-32 26 24-25 29(如果有兴趣可以持续升级),所以作为对主力星方圆的要求,我门有了如下数据:
30金属/25晶体/24HH/28太电/10机器人/3纳米/6核电/12船厂/12研究室/6导弹井=156
以上是数据最大化的方圆要求,至于罐子问题,在最后一起说。
那么以上建筑中哪些可以减少呢?
[1]HH可以减少;以前说过,宇宙环境和玩家所在联盟的实力决定了玩家放太阳能卫星(以下简称太卫)的数量,而对于农民来说,非必须的HH升级却是超划不来的(交易比例、每度电的资源产出),所以HH不用升到24这么高,保持在16-20之间即可,这里可以减少8-4方圆的需求
[2]机器人工厂可以减少;拆掉机器人工厂后,纳米的效果还在,而却可以空出空间,所以可以把机器人拆掉8级。留2级保持船厂正常运转即可,但是我不建议大家这样做。。。这里可以减少8方圆的需求
[3]核电站;在资源星可以无视其存在,拆掉即可(参考前面关于核能的文章),而主力星一般较大,留着做储备电能或者拆掉都无所谓,后期核能是标准无用的鸡肋。这里可以减少6方圆的需求
[4]船厂/研究室/导弹井可以减少。船厂的最低标准是8级,为的是出等离子炮;研究室最低要求是10级,为的是联合研究科技的应用,但是10级的研究室不能研究引力科技;导弹井最好有4级,最低要求2级为的是出大量拦截。
第[4]点是最小化的数据,但是如果方圆小到连船厂/研究室/导弹井的基本要求都达不到。。那么此星就没做主力星的必要了。对于BT来说,这里可以减少2+2+4=8方圆
(小结一)除去罐子的需求,主力星对方圆的最低要求为156-8-8-6-8=126。。。(这已经不是主力星了。。是BT星。。。)
而要达到主力星的标准,除去罐子,最低要求为156-4-6=146或者156-4-6-0-(2+2)=142
[注]以上公式是按照1-4步分成4部分的运算。
下面说说资源星。
资源星和主力星最大的不同就是不需要研究室。
以主力星为例,我门继续做减法
[1]关于HH,和主力星一样。这里可以减少8-4方圆的需求
[2]机器人工厂在后期可以拆掉,时机是基建完成后,这样空出的8方圆可以起船厂到8级(出等离子)这里可以减少8方圆需求
[3]核电无视,后期全拆。这里可以减少6方圆需求
[4]研究室无视,这里可以减少12方圆需求;
[5]前期对船厂的要求最低也得起2级。出LL防御裸奔,这里减少10方圆需求
[6]导弹井2级即可,出拦截这里减少4方圆需求
(小结二)对资源星而言,除去罐子的需求,最低方圆要求为 156-8-0-6-12-10-4=116
建议资源星除去罐子,标准要求为 156-0-6-12-8-0(或者-2)=130(或者128)
下面是罐子的专题。
一般来说,玩家可能拥有3个以上的160+星球(包括主星),我也称这些星球为主力资源星,它门和一般资源星的不同是,你可以出研究室和一顶等级的船厂,做军事/研究支援基地。因为其和主力星的相似性,所以罐子的要求可以和主力星一样或者略低,即9/9/7;主力星罐子可以是9/9/7,如果资源消化不了,就可以考虑造月了,当然。也可以继续升级罐子。。不过对于后期高级基建的升级。。。罐子那点小小的资源储备能力。。。还不如造月划算。。。
一般资源星。视你资源集中的时间而定,就29 2524这样基建的资源星来说,每天集中2-3次资源的话,只需要升级1级金属罐,其他都不造;如果懒一点,20小时以上集中1次,则需要2-3/0-1/0这样的罐子需求。建议统一成1/0/0(最低要求);2/1/0;3/1/0 这3种组合即可。
(小结三)因为罐子可以根据玩家玩法自由调整,这取决于你利用资源的方法,是集中再分配还是就地利用,以及海盗收入等等,所以列出了专题,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搭配。
地形改造器专题
这个可是好东西,5级以前的价格都是可以接受的,3级以前便宜的要死。。。效果是自占1方圆,加5方圆。所以由于这个东西的出现,星球对方圆的需求再次降低4*5-4=16或者3*5-3=12,用上面主力星和资源星要求减去16或者12就是对星球方圆的最低要求。
{总结}由上文我门可以看出,不要嫌什么“小球”,基本上110+的球做资源星就够了。而纳米2-3的普及也不是必须的,上面除了主力星以外,普及纳米1即可,所以可以再减去1-2方圆。
[热星]
这里指的热星就是1-3号球。
除了敢放太阳能卫星的人以外,一般玩家不考虑发展热星,因为它门方圆太小。建议用小号殖民1-3号球来堵口子。如果没有小号的话,那就自己殖民,小了就暴,直到开出70+以上的方圆再发展。
热星因为方圆小,温度高,所以放弃HH发展,全力升级金属、晶体。
以下是我2号球的建筑列表以及相关数据,给大家参考下。
8568 公里 ( 88 / 88 方圓 )
金屬礦 (等級 28 )
晶體礦 (等級 24 )
重氫同步分離器 (等級 1 )
太陽能發電廠 (等級 19 )
機器人工廠 (等級 10 )
奈米機器人工廠 (等級 1 )
造船廠 (等級 1 )
金屬儲存器 (等級 1 )
地形改造器 (等級 3 )
金屬 晶體 重氫 能量
基本收入 20 10 0 0
金屬礦 (等級 28) 12113 0 0 4037/4037
晶體礦 (等級 24) 0 4727 0 2363/2363
重氫同步分離器 (等級 1) 0 0 11 22/22
太陽能發電廠 (等級 19) 0 0 0 2324
太陽能衛星 (數量 84) 0 0 0 4200
儲存器容量 150k 100k 100k -
總和: 12133 4737 11 16
[冷星]
冷星应该是过度星,即在殖民计划时期,以及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为玩家提供HH的基地,但是冷星放太阳能卫星一般只有可怜的几度电,所以没有发展前途。除非玩家所在的联盟是实力派联盟,让玩家可以放心大胆的放太阳能卫星。
要达到28 24 24这样的基建,需要1万1千多度电,这是只靠升级太阳能站难以承受的电力,必须依靠100以上的太阳能卫星来补充。通行的做法是放弃HH升级,保证金属、晶体的电力供应,而太阳能卫星数量控制在30-50以下。
而冷星放太阳能卫星=白放,如果你准备在冷星放300-500太阳能卫星,那就留着冷星吧。。否则,请在你基建高了、不怎么依赖冷星的HH供应后将冷星暴掉。如果是集中殖民型的玩家可以找人用小号殖民帮你堵口子,暂时找不到也不要紧,把冷星留最后发展即可,但是不要升级到高级基建。
最后:除非你有在冷星放300-500太阳能卫星的觉悟,否则就别发展冷星高级基建,省的以后舍不得暴掉,变成鸡肋。
[运输帝国]
帝国要正常运作,离不开成百上千的运输机,但是运输和玩家基建/积分也是有一定关系的。
游戏中依赖的运输机种类先后顺序为:
小运→小/大运→小运→大运
阶段I
(殖民前)
游戏初期,玩家只有小运
阶段II
(殖民开始→建设殖民地)
这个阶段的初期,靠的还是小运运输,殖民地能自给自足后,主星用大运运输资源,离的近的殖民地用小运运输(主要是因为没什么资源可运)
阶段III
(研究脉冲推动5级以后)
这个阶段,小运速度达到了2万,远远快于大运的速度,所以除了跨银河飞行之类的超远距离飞行以外,基本靠大量小运运输资源,这个阶段占据玩家游戏的很长时间。
阶段IV
(基建/积分高了以后)
高等级基建是非常昂贵的(如28金属、24晶体、24HH、28太阳能等),玩家在游戏前几阶段积累下上千小运也不能满足一次的资源运输,在此,大海盗为了速度,一般会批量生产大量小运,继续维持高速运输,但是普通农民或者小海盗不用这样做。
将燃烧升级到11-12级以后,大运速度虽然还是慢的和蜗牛一样,却可以满足高级基建对庞大运输量的需求。
再此,一般玩家(非大海盗)3围应该普及到11 11 11以上了,小运再次变成打劫的利器(50小运能灭好几个LL喔),当然可以配合上CL出动。而殖民地间运量庞大的运输任务则交给了大量大运。
[升级HH]
HH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稀有资源,但是根据游戏里金属、晶体、HH的交易比例计算,升级HH却是划不来的,因为它耗电高,产出少,资源回报率不如金属矿和晶体矿。
首先大家要明白的一点是,金属是回报率最高的基建,所以在基建升级过程中,金属是优先升级的,而晶体只是为了升级金属补充晶体资源才升级。
一般来说,在24金 21晶以前不考虑升级HH,意思不是不升级,而是不需要重视。这个阶段HH稳定在16-19即可。抢 i 的舰队不庞大,所以这样的HH等级可以满足你的需要。
其次,金属和晶体才是农民必须的资源基建,在满足金属和晶体升级的情况下,如果你有电力富裕(关键还是看你放多少太阳能卫星),再考虑升级HH。
第三,考虑到宇宙环境的不安定因素,以及玩家所在联盟的实力决定了玩家放太阳能卫星的数量,所以除非你有稳定的HH买家,要不然还是控制HH在20以下的好。当然,如果你是大海盗,你可以升级HH,而忽略金属、晶体的升级(砸舰队有收入)
第4,当你下决心全面升级HH时(即一段时间内全力提升各星HH等级),那就是放弃核能之时,因为升级HH完后,如果靠核能补电,是非常亏的,在此只有先升级太阳能站或者放太阳能卫星。
最后,建议大家全面升级HH的时机应该是金属和晶体等级27 24 以后;最高将HH升级到24级即可,升25级非常划不来。
[高级基建的建筑顺序]
首先大家要明白的是盲目的基建和有计划的基建得出的效率是不一样的
以24 21为基准开始,比较合理的建设顺序为:
25金属普及→5-6星22晶体→26金属普及→剩下星球22晶体普及
3-4星27金属→5-6星23晶体→再建2-4星27金属→普及23晶体→27金属普及
24晶体普及→28金属普及。
粗略的分了以上3个阶段。根据HH的使用量来决定HH的等级,如果消耗程度一般,或者有出货的渠道,建议将HH升级到23-24(小时产量2500-2700)。
根据金属、晶体、HH交易比例,以及25HH增加的单位小时产量、电能消耗量对比,我门会发现,造28金属更省电,而且资源回报是25HH的1-2倍。在此建议HH不要升级到25级以上。
合适的电能输出也是一个问题。建议将太阳能站升级到27以上,配合100左右的太阳能卫星,才能提供稳定的1W-1W600度电能源,满足27 24 24 这样基建星球的电能缺口。
关于第2阶段,可以根据打劫收入和资源集中情况做适当的修改,总之先普及27 23。
关于第3阶段,起完24晶体以后,基本能满足玩家对晶体的最低需求。
之后的发展,是更高级基建的升级。建议在9星27-28金属,24晶体,22-24HH以后,持续升级主力星的金属等级。先出2-4个31金属(主力星),然后再考虑资源星的基建升级。而HH基本没有再升级的必要的(性价比太低,不划算),晶体24级普及后也可以不用再升级了。
考虑到宇宙环境的不安定因素,放过多卫星是不现实的,而升级28太阳能的资源过于昂贵。所以基建最好稳定在27-28金属,24晶体,20-24HH之间,即总耗电8000-1W之间。不要让过多的卫星成为吸引海盗的标靶。
漏了句~~~记得要放弃核电啊,以前是先修基建,建好了开核能然后升级太阳能站,而现在基建高了后不是这样了,改为先基建,快造好时放太阳能卫星,不使用核能。
详细数据分析参考高级核能站HH消耗与升级HH矿增加HH产量及电能消耗的分析。
PS:金属和晶体才是帝国发展的根本,在保证金属和晶体产量(27-28金,24晶)的情况下,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升级HH或者不升HH等级。其实就是看你打算放多少太阳能卫星~~
[核电站I]
星球越冷,消耗的HH越多,但是生产的电能却不变
核能的用法因人而异,以下是我的用法:
星球建造5-6级核能站,但是平常工作效率调整为0%,即不工作.
建造了资源型建筑,如25金属矿建设完毕后,当然会缺少电力,于是让核能发电,同时调集资源升级太阳能电站,当太阳能电站造好后,电力自然够用了,于是再次将核能关闭.
另外,当你被海盗攻击后可以开启核能做临时电能,以补充卫星掉落后造成的电能缺口
[核电站II]
基于“核能为储备能源”的思想,每个星球在27金属24晶体以前升级到6-7级核电站是比较合理的,即优先升级金属/晶体后核能供电,后造太阳能站补充电能缺口。但是随着基建的升高,金属和晶体矿升级所需要的资源无发承受时(比如我本人的ID,升级到现在的2724,就升不动了),特别是方圆不够时,可以拆掉所有的核电站,以提供6-7个方圆升级HH等级,而仔细对比下核电站对HH的消耗以及升级HH需要的电能,你会发现先前升级金属/晶体时的“先基建后补电”的模式并不适用与HH的升级,所以后期,特别是在玩家打算放弃金属和晶体矿升级的情况下,核电站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说了一大堆话~~其实概括起来就是,先起6-7核能,但是最后还是要全部拆掉。
记住,你打算全面升级HH等级之时,就是放弃核能之时(拆了后刚刚好多出6-8个方圆)。
^_^
[数据对比一]
地形改造器 (等級 1 )
地形改造器可以將行星上無法被利用的區塊轉變為可用來進行建設的土地.
需要: 金屬:0 晶體:100.000 重氫:200.000 能量:2.000
地形改造器 (等級 3 )
地形改造器可以將行星上無法被利用的區塊轉變為可用來進行建設的土地.
需要: 金屬:0 晶體:400.000 重氫:800.000 能量:8.000
地形改造器 (等級 4 )
地形改造器可以將行星上無法被利用的區塊轉變為可用來進行建設的土地.
需要: 金屬:0 晶體:800.000 重氫:1.600.000 能量:16.000
对HH的巨大需求以及对电能最大值的需求使得地形改造器最多升级到4级,再升就不划算了。
请注意,地形改造器升级需要的资源和研究的资源是一样的,都是在原等级需要资源数目上(X2)
[数据对比二]
太陽能發電廠 (等級 26 )
太陽能發電廠將光子能量轉換成電力以供幾乎所有的建築和構造物使用.
需要: 金屬:2.840.756 晶體:1.136.302
生產所需時間: 2 天 18小時 17分 03秒
太陽能發電廠 (等級 27 )
太陽能發電廠將光子能量轉換成電力以供幾乎所有的建築和構造物使用.
需要: 金屬:4.261.134 晶體:1.704.453
不打劫或者很少打劫的纯农民,基建的瓶颈就是建筑对晶体的巨大需求。虽然可以靠HH和金属交易换得,但是后期建筑对晶体的 巨大需求还是不能满足。太阳能站发展到27应该就是极限了。再升级还不如放卫星划算。
[数据对比三]
继续讨论资源型基建升级的可行性
晶體礦 (等級 23 )
晶體是電子元件和合金生產的主要資源.
需要: 金屬:2.376.844 晶體:1.188.422
晶體礦 (等級 24 )
晶體是電子元件和合金生產的主要資源.
需要: 金屬:3.802.951 晶體:1.901.475
同样的道理,晶体矿升到24也是极限了。
[资源星比例]
金属:27 晶体22-23 HH:17-19 太阳能站25-26 卫星若干(电力7500-8000)机器人工厂10,纳米1.飞船工厂2(起LL)
方圆大的话,造点罐子或者把飞船厂升级也是可以的,如果只是纯资源星,那么罐子的比例保持在金属300K,晶体150K就够了
可以先普及27 22,然后再升级23晶体和26太阳能站,这样比较经济。
当然一切还是看你有能力放多少太阳能卫星上天,太阳能站最多升级到27-28。
理想的比例是 28金 24晶 22-24HH 27~28太阳能站 100-120/150太阳能卫星
以上供大家参考
极限]
目前U2甚至U1的种田极限估计如下:
金属27-30 晶体24-26 太阳能站25-27 HH22-25
机器人工厂
一般殖民地只要建立6-7级机器人工厂即可,可以按照星球方圆进行调整。
建议数据:方圆100-----------------机器人5
方圆120~160----------机器人7
方圆160~200+--------机器人10
在10-15万分以后,甚至8-10万分的阶段,如果资源充足,也可以把所有星球的机器人工厂升级到10级.在18-21万分左右的玩家其实都开始普及每个星球1个纳米了~
殖民计划初期的殖民地建设
殖民计划初期,为了出殖民船而导致资源紧张,鉴于等级越高的资源类建筑出产资源与电力消耗比例越高,即1度电能出更多资源,所以建议将最初几个殖民地设置为专项资源生产基地。
金属基地:无HH,晶体5级,持续升级金属
晶体基地:无HH,金属5级,持续升级晶体
HH基地:金属/晶体5级,持续升级HH。
当殖民计划完成后,可以把各个星球按下面的比例单元部分进行建设
初期殖民地应该保持5LL以上的防御,中期20-50LL,后期随意
除了1~~3号星,太阳能卫星数量最好不要超过10,至多15个,就算是1~~3号星也不要过渡依赖太阳能卫星,应该控制在20个以下.
每个星球都要建立起机器人工厂4↑和飞船工厂2
每个星球驻留2~~4个小运,主星和军事星驻留大运和战斗舰艇编队,并且随着基建的不断完成,增加各个星球小运的比例,3万分以后最好保持每个星球有20小运以提供快速,持续的运输。中后期在同一太阳系内的资源星驻留30-40小运就可以了,每次可以往主星运输15-20万资源.
每天将所有星球资源集中在1个星球上进行开发建设。
4~~15号星球最好建立3~6核能站,但是平常不工作(调整为0%),这个是你的应急能源储备
时刻提醒自己:只种田不出舰队会变成帮狼打工的奴隶,选择本帖《军事单元》出舰队几个阶段中适合自己的阶段,暴点舰队出来,就算防不了大海盗,起码可以威慑积分低的小海盗
种田的利与弊:
纯种田,发展速度是中等,但是不会有仇家。
种田+打劫能保证快速发展,相对的,你要花费更多的资源建立舰队,当然你的收益也会更大。
如果热爱和平,可以选择武装种田。
比例问题
以下为参考:
金属 晶体 HH 相关动作 备注
14~15 金属减1 9~10 开始殖民 首先建立5个LL
19 17 5 开始BB科技研究 持续升级资源
21 18~19 5~8 出BB
14 13 17 HH基地 太阳能站20
种田比例(金属/晶体等级):
温饱阶段 :20 18
过度阶段(研究/出BB) :21 19
小康阶段(研究/暴BB) :22~24 19~20
中上阶段(随意) 27~28 22~24
建议达到22/19(7球以上)后,开始堆1个纳米出来,然后暴BB,而不再升级金属和晶体。因为升级22↑/19↑需要几十天才能收回成本,而这段时间你已经变成“肥羊”,所以扩军或者加防才是上策
建议比例:
22金属 19晶体 10HH 21太阳能站 卫星若干/核能
普及以上比例,游戏玩着就比较舒服了
[补充]
金属22-23 晶体19-20 太阳能站21-22 可以看作1个分界线,此时你可以选择暴舰队,或者继续种田。
继续种田的话给出以下建议:前面造的6级核能站现在派上用场了,能提供531度电,这样就可以先造高等级金属晶体,回过头来再造太阳能站,从而加快了资源的积累,增加了资源的收入。
鉴于高级建筑的昂贵以及建造时间的加长,可以考虑放弃晶体而投产金属,如26金属+21/22晶体模式,因为高级金属产出比晶体要多,可以充分的利用能源。有了21/22晶体后纯种地+研究的话晶体足够了,更何况还有打劫收入~~
科技问题
BB相关科技:
研究實驗室(等級 6)
能量技術(等級 5)
防御盾系統(等級 5)
研究實驗室(等級 7)
↓
超空間科技(等級 3)
研究實驗室(等級 7)
↓
BB
各种提速科技及其对应飞船:
燃烧科技:大型运输机,小型运输机(脉动5级以前),轻型歼击机(LF),间谍卫星,回收船
超推科技:战列舰(BB),毁灭者,死星,导弹舰(超推8级以后)
脉冲推动科技:巡洋舰(CL),重型歼击机(HF),小型运输机(脉动5级以后),殖民船,导弹舰(超推8级以前)
超推8后导弹舰速度为1万7
间谍科技 :一般情况下,发展到8级就够了,分高了后,可以考虑升级到10-11级。
电脑技术 :为了出纳米,发展到10级是必须的。除了职业海盗以外,升到7-10级足矣
武器技术 :3围科技中作用最明显的科技,直接左右战斗胜败,应该优先发展。
防御盾系統 :含糊的说,他给你的部队提供EMP能量盾防御,只有中子/离子武器(中子炮,离子炮,毁灭者)能对它产生最大攻击,随着U2实力的不断成长,各玩家的防御盾等级也再不断升级,作为防御盾技术克星中子/离子武器的重要性也会越来越明显。
飛船裝甲化 :加固你部队的外壳,一定程度上,可以把装甲科技看成是提升玩家部队生命值的科技
脈衝推動机构:随着速度在游戏中作用的不断增强,大型运输机已经沦为FS和打劫用的机种,而行星间的运输将主要靠成百上千的小型运输机完成(5级脈衝推動机构后的小型运输机)。同时脈衝推動机构作为辅助舰种---巡洋舰的提速科技以及导弹射程提升专用科技而变成非常重要的速度科技。帝国日常经营(小运)以及快速防御/打劫(CL)和毁灭性打击(星际导弹)的相关科技---脈衝推動机构是第一重要的提速科技。
超空間推動 :这是玩家主战舰只的专用提速科技,仅此而已。
燃烧科技 :在资源富裕时考虑研究。
原因:靠燃烧科技提速的飞船都不是主力战斗艇,而且速度基数普遍较低,燃烧科技提升10%的速度基本没感觉。
数据:跨银河系飞行(如银河2到银河1),每升1级燃烧,大型运输机单程时间减少7分钟左右。
新人建设可以以这个表格为准,第一时间出小运,对I羊进行裸奔
1.) 能源 (Level 1 )
2.) 金属矿 (Level 1 )
3.) 金属矿 (Level 2 )
4.) 能源 (Level 2 )
5.) 金属矿 (Level 3 )
6.) 金属矿 (Level 4 )
7.) 能源 (Level 3 )
8.) 水晶矿 (Level 1 )
9.) 金属矿 (Level 5 )
10.) 能源 (Level 4 )
11.) 水晶矿 (Level 2 )
12.) 水晶矿 (Level 3 )
13.) 能源 (Level 5 )
14.) 重氢气矿 (Level 1 )
15.) 水晶矿 (Level 4 )
16.) 能源 (Level 6 )
17.) 金属矿 (Level 6 )
18.) 金属矿 (Level 7 )
19.) 能源 (Level 7 )
20.) 水晶矿 (Level 5 )
21.) 重氢矿 (Level 2 )
22.) 能源 (Level 8 )
23.) 重氢气矿 (Level 3 )
24.) 重氢气矿 (Level 4 )
25.) 重氢气矿 (Level 5 ) 80%)
26.) 机器人工厂 (Level 1 )
27.) 研究实验室 (Level 1 )
28.) 机器人工厂 (Level 2 )
29.) 能量科技 (Level 1 )
30.) 飞机厂 (Level 1 )
31.) 能源 (Level 9 )
32.) 燃烧科技 (Level 1 )
33.) 水晶矿 (Level 6 )
34.) 飞机厂 (Level 2 )
35.) 重氢气矿 (Level 6 ) (80%)
36.) 燃烧 (Level 2 )
SC:小型运输机
LF:轻歼
HF:重歼
CL:巡洋舰
BB:战列舰
ML:导弹投射器
LL:轻激光
HL:重激光
GS:高斯炮
HH:重氢
FS:将资源用运输机或者BB带走。(在睡觉,下线或者有人攻击时使用,能很好的保护资源不被海盗劫掠)
3围:武器技术,防御盾技术和飞船装甲化技术合称3围
造月球公式
557艘大运对200多BB,大运全灭.残骸正好足够20%几率产生月球
每33万3333的垃圾=1%的月球几率.
100BB刚刚好等于18%
85LF=1%
。。。。。。。。。。。。。。。。。。。。。。。。。。。。。。。。。。。。。。。。
2 ^ 3表示2的3次方。86400来自24*60*60。
1。生产
金属:
每小时产量 = 取整(30 * 等级 * (1.1 ^ 等级))
晶体:
每小时产量 = 取整(20 * 等级 * (1.1 ^ 等级))
重氢:
每小时产量= 取整(10 * 等级* (1,1 ^ 等级)* (-0,002 * 最高温度 + 1,28))
太阳能发电场:
每小时发电量 = 取整(20 * 等级* (1,1 ^ 等级))
核聚变发电场:
每小时发电量 = 取整(50 * 等级 * (1,1 ^等级))
星球的已知最低最高温度和最高最高温度分别为-41和127。经过计算,前者的重氢产率是后者的1。3275倍。
核聚变的产率显然是普通太阳能的2。5倍。
金属矿能耗:
= 取整(10 * 等级 * (1,1 ^ 等级))
晶体矿能耗:
= 取整(10 * 等级 * (1,1 ^ 等级))
重氢矿能耗:
= 取整(20 * 等级 * (1,1 ^ 等级))
核聚变的重氢消耗:
= 取整(10 * 等级 * (1,1 ^ 等级))
飞船和防御武器的制造时间:
[ (所需晶体+金属) / (2500 * (1 + 造船厂等级)) ] * 0,5 ^ 纳米机器人工厂等级
建筑物制造时间:
[ (所需晶体+金属) / (2500 * (1 + 机器人工厂等级)) ] * 0,5 ^ 纳米机器人工厂等级
可见机器人工厂等级和缩短时间效率成反比关系,等级越高,效果越不明显。纳米机器人工厂则不受影响,每造一个,时间减半。(以上两个公式尚未完全检测,可能在高级阶段和实际值有出入)
研究时间
= (所需金属+晶体) / (1000 * (1 + 实验室等级))
单位:小时(这个公式当然也要取整,下同,不再说明)
飞行时间
a) 前往战场废墟:
(10 + (35.000 / Prozent * 开根(5000 / 速度))) / (24 * 60 * 60)
b) 在小星系内:
(10 + (35.000 / 负载百分数* 开根((1.000.000 + 星球距离 * 5000) / 速度))) / (24 * 60 * 60)
c) 在银河系中:
(10 + (35.000 / 负载百分数* 开根((27.000.000 + 小星系之间距离* 95.000) / 速度))) / (24 * 60 * 60)
d) 银河外:
(10 + (35.000 / 负载百分数* 开根(银河之间距离 * 20.000.000 / 速度))) / (24 * 60 * 60)
单位:天
重氢消耗:
a)小星系内:
1 + 取整[飞船数 * 单位消耗 * ((1.000.000 + 5.000 * 行星之间距离) / 35.000.000) * (负载百分数+ 1)^2]
举例:
1 艘大运输舰从 3:22:1 满载开往 3:22:2
- 飞船数= 1
- 单位消耗 = 50
- 距离 --> |1-2| =1
- 负载百分数 = 100% = 1
1 + 取整[ 1 * 50 * ((1.000.000 + 5.000 * 1) / 35.000.000) * (1 + 1) ^ 2;0]
= 1 + 取整[ 50 * 0,0287142 * 4]
= 1 + 取整[5,74284]
= 1 + 6
= 7
b) 银河系内:
1+ 取整[飞船数* 单位消耗* ((2.700.000 + 95.000 * 距离) / 35.000.000) * (负载百分数+ 1) ^ 2]
c) 银河间:
1+ 取整[飞船数 * 单位消耗 * ((20.000.000 * 距离) / 35.000.000) * (负载百分数 + 1) ^ 2]
太阳能卫星发电量 (最多50):
= 取整((最高温度 / 4) + 20)
建筑介绍
[地形改造器]
<一>科技基础
建造地形改造器,需要以下相关科技:
奈米機器人工廠(等級 1)
能量技術(等級 12)
<二>经济基础
这个不怎么好衡量,因为海盗可以靠抢劫获得大量资源,所以我认为用积分来衡量是个不错的标准:
在达到15万分的积分以前,最要不考虑研究能量技术(等级12)
<三>文字介绍
地形改造器
地形改造器可以將行星上無法被利用的區塊轉變為可用來進行建設的土地.
需要: 金屬:0 晶體:50.000 重氫:100.000 能量:1.000
生產所需時間: 50分 00秒
<四>实例&应用&解释
以下是本人建造了地形改造器的2个星球前后对比数据:
8568 公里 ( 73 / 73 方圓 ) → 8568 公里 ( 73 / 78 方圓 )
10368 公里 ( 107 / 107 方圓 ) → 10368 公里 ( 107 / 112 方圓 )
&&&&&&&&&&&&&&&&&&&&&&&&&&&&&&&
应用说明:都是建满了的星球,在拆掉1个建筑后修造的地形改造器,除去地形改造器自身占用的1个方圆以外,星球多出了5个方圆!!而且造价不贵,是非常好的建筑物!!
&&&&&&&&&&&&&&&&&&&&&&&&&&&&&&&
解释:关于能量,地形改造器并不需要电能,也不会持续占用能量,而是由你星球的最大电量决定的,比如地形改造器(等级2)需要{金屬:0晶體:100.000 重氫:200.000 能量:2.000},那么只要你的星球有0/2,000的电,就能升级,而0/1,999就不能升级
[fly]建筑介绍二[/fly]
[空間跳躍門]
[一]科技基础
月球基地(等級 1)
超空間科技(等級 7)
[二]经济基础/适用人群
这个东东西还是蛮贵的,纯农民不用去造,因为没什么效果,主要是海盗以及专业地皮党(比如我)使用的,比如我只有300毁灭,利用门我可以2个银河系来回跑攻击刮地皮;
[三]文字介绍
空間跳躍門 (等級 1 )
空間跳躍門是巨大的傳輸工具,能夠使龐大的艦隊瞬間穿越銀河.
需要: 金屬: 4.000.000 晶體: 8.000.000 重氫: 4.000.000
生產所需時間:28報3小時 42分 51秒
[四]实例&应用&解释
<1>图1显示为月球建筑列表里的空間跳躍門,要使用空間跳躍門就必须进入月球建筑列表,然后点击空間跳躍門的图标,然后进入操作界面;
<2>图2为空間跳躍門的操作界面;
<3>图3显示了此刻所在月球即出发地的坐标(3:210:6)以及可以到达的目的地月球列表(2:276:7)。只有配备空間跳躍門的月球才会出现在目的地列表中,即一个入口一个出口。此玩家第3个月球由于没有建造空間跳躍門,所以未出现在目的地列表中;
<4>图4显示出发地月球上停泊的舰队种类以及数量,可在右边的数字输入栏中写入要跳跃的数量(注意,数字前不能有0,如01是非法的),如图4所示输入 “1” ,然后点击 “开始跳跃”;
<5>点击完毕 “开始跳跃”后,等待几秒钟,浏览器窗口自动跳转到目的地月球(2:276:7),如图5所示,即完成跳跃(瞬间的);
<6>此刻必须进入普通的舰队界面,才能进行舰支的各种操作,如图6所示;
<7>在冷却时间到达前,出发地月球和目的地月球(3:210:6和2:276:7)的空間跳躍門操作界面都为图7所示,即不能进行跳跃;
[五]个人心得
比起跨银河的宇宙飞行来说,空間跳躍門的优势明显----瞬间完成、无需HH,但是我个人认为,比起专业海盗,专业地皮党对空間跳躍門利用率更高,空間跳躍門使得地皮党只需要1支小舰队(专业的数据将在即将推出的“地皮党舰队规模参考”一文中列出)就可以吃遍有空間跳躍門的周围,比如我自己来说,对付需要用毁灭者才能无损的小乌龟来说,我才300的毁灭已经很够用了,2个银河不停的跳就可以了。
附带说一下,星门是可以被拆除的,当然,应该没人会拆吧?:'(:'(
[月球I]
当月球上驻留有舰队,而用死星去撞毁月球时,死星需要和敌方驻留舰队先PK。
当撞月失败后,死星不会产生任何垃圾
(防御)
垒防御是玩家毕经的道路,特别是对于低分玩家,在没有象样的防御之前起舰队是非常危险的。
对于防御薄弱的目标,直接用一般舰队+导弹舰+毁灭去推就可以了;
对于拦截导弹不多的中、大型乌龟,一般是先放星际导弹,再出舰队去推;
对于拦截导弹在60以上的大型乌龟~~HOHO,表以为自己是无敌的,推你门用的是死星~~
所以防御的趋势是舰队+防御建筑协同防御。LL有了2-3W以后,将先前的拦截导弹补充到60,就开始增加中子炮和等离子的数量,然后和舰队协同防守~~有条件的话出死星一起防守。
2个极端的编成也会有很强的战斗力,如无数卫星/LF+几百死星,当然这样的情况在中文OG里还需要等待段时间才会出现 ^_^
{U2}死星撞月战报~~10死星与月球同归于尽!!
你的艦隊來自星球 殖民星 [[XXX]] 到達 星球的月球 2:436:8. 你死星的武器系統開始對月球發射一波波的重力震動波. 微弱的震動漸漸增加, 直到月球碎成碎片. 大塊的殘骸飛向你的艦隊. 現在要避開太慢了,你所有的艦隊就這樣化成灰燼!
月球毀損的機率: 56.920997883 %, 艦隊毀損的機率: 41 %
[FS的种类]
1,运输FS---用于自己星球之间。
2,建站FS---用于自己星球之间。
以上2点包括月-月,月-星,星-星3种情况
3,间谍FS---用于己星与别人星球之间。
4,攻击FS---类似于间谍FS。。但是。。负作用经常是被人认为是严重的挑衅行为。
5,殖民FS---带上殖民船,往没人的星球使用殖民命令,由于你已经9星了,所以舰队不可能殖民成功,而会在到达无人星球后自动返回。
6,回收FS---砸点垃圾出来,然后带上垃圾船用回收命令进行FS。
FS其实是很累人的,你得计算来回时间以及担心被人追秒~~于是将主力星堡垒化就是最佳的选择。1-2WLL,几百高丝,50-100等离子,100-150中子炮,40-60拦截导弹是最基本防御。
[中子炮的作用]
在1楼的[科技问题]单元中,对于防御盾技术的描述,我曾经阐述了中子武器的作用,所用文字也较多,以体现中子炮在银河战争中特别是后期中的重要地位。
OGAME中,必然经历FS→修堡垒+FS→不FS这3个阶段,游戏后期大型舰艇编队即使是同太阳系内的FS所花费的HH也是够戗的,所以强化堡垒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长期残酷的银河战争中,大家已经意识到了炮灰的作用,所以在此不再累述,这里只强调一下中子炮的作用。
游戏中后期,相信拥有一定规模防御的玩家也在增多,一般都是海量LL+部分高斯+30-120等离子+100以下到200的中子炮。
当你的防御达到一定水平后,宇宙中敌人舰队的力量也强大了,这时,你可以增加中子炮的数量,达到1000-2000是最好的,能第一时间将敌人舰队防御盾完全破坏,让你的所有火力实打实的攻击敌人舰队。可以这样说,游戏后期堡垒星如果没有上千中子炮,那么对海盗舰队的防御将大打折扣
[对于新手玩家的扩军建议]
OGAME是众所周知的先玩者优势明显的游戏。但是新玩家可以找打劫i羊来壮大自己,某种意义上说,OGAME是鼓励打劫的银河海盗类游戏,所以对于新人来说,想要在残酷的OGAME世界中生存下来,怎么度过最初的那段时间就是关键了,所以偶给出以下建议:
游戏开始后,舰队保持运输机为主,配合少量BB(最好不要超过100-300),平常多FS,在基建达到2421后,将主力星堡垒化,5000LL,60中子,50等离子是最基本的防御,在你没有变成超级刺猬前,请打劫i羊壮大自己的防御和基建,不要扩大舰队规模。打劫i羊,100BB绝对够用了。
主力星的防御一旦开始建造,就请持续升级。对于新人、甚至于中等级玩家来说,造防御远远大于扩大舰队规模所带来的好处。
[科技积分]
每研究1项科技,增加1点积分,无视科技等级
[死星与月球]
死星摧毁月球的机率是:
(100 - √月球大小 ) * ( √死星数量 )
不过同时,死星和所有被一起过去的舰队被催毁的机率是:
( √月球大小 )/2
[武器技术]
3围里,武器技术是王道。
防御和装甲到8-10就没必要再升了,把资源用到武器11-15的升级上去。现在不管是舰队战还是防御战,用的都是炮灰,不管你防御,装甲升到多少级,炮灰都是1下死。
[PK]
这个游戏的最大乐趣应该就是PK了,包括舰队战以及拆防战等等。
无论哪种PK,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都需要2部分部队---炮灰和主力单位。
炮灰:
[舰队]LF,间谍卫星。有时也会用小运大运来救急
[防御]导弹投射器,LL
主力单位:
[舰队]BB,导弹舰,毁灭者
[防御]离子炮
[积分]
积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之所以将其归类到军事单元,是因为海盗特别是大海盗是根据玩家积分的多少以及游戏积分刷新时间上升排名的快慢来选择目标的。
游戏积分的换算以消耗的单位资源为参照,但是有1个地方要注意:是已消耗完的资源才会换算成积分,比如你开始建造纳米机器人工厂,只有等你建造完纳米机器人工厂时,于纳米机器人工厂对应你的积分才会上涨
[FS]
终于触及最敏感的话题了,为了体现FS的重要性,偶把它放到了军事单元
月球间FS是不会被探测到的,即最安全的FS
如果没月球的话,尽量将FS时间单程要达到6-8小时以上,这样等你睡觉起来招回就可以了,而不用担心你起床以前就已经在回程的路上造成的被追秒的危险。舰队带上垃圾船是非常好的减速办法。
另外FS消耗的HH也是个问题,8过地球人都知道----太阳系内飞行最省HH
所以建议在同一太阳系内带上垃圾船FS(超长时间),或者无垃圾船10%速度FS,具体情况根据玩家离线时间来掌握。
防御:
鉴于目前宇宙中造BB群已经成为趋势,而导弹舰基本无人问津的状况,炮台党就有了一定的发展空间。
优势:
1,防御建筑被打掉,也不出垃圾,敌人如果来打劫,那么他只能抢到你星球上的资源以及自己被击落舰艇造成的少量垃圾回收,代价却是作为燃料而消耗的大量HH,所以当你的防御强到一定程度时,就没人愿意来打劫你了
2,先分析下导弹舰:导弹舰艇科技昂贵,速度奇慢,只有研究出超空间推动8级,更换了导弹舰引擎才能提速(提速后导弹舰速度为1W7)。导弹舰造价较高,需要金屬:50.000 晶体:25.000重氫:15.000。导弹舰舰队战比较弱。靠砸别人舰队收益远远大于出导弹舰拆防御抢劫收益。所以除了某个盟的需要专门建立拆房部队以外,绝大部分人舰队将是BB为主,这就为炮台党提供了生存空间。拆防御时,有导弹舰和没导弹舰的差别是巨大的。
劣势:
大量防御浪费了大量资源,而且作战每失败一次,永久损失30%防御建筑
比例:
和舰队战一样,防御战也需要炮灰,LL就是不错的选择,大量的LL配合放冷枪的离子炮,是防御的最优组合。
导弹投射器海+LL海+50-70中子+高斯若干(不用很多,高斯的作用作离子炮提供最后的炮灰)剩下资源造离子炮。攻略完
游戏登录地址:https://www.ogame3.com (点击登录)
官方QQ一群:764438273(点击加入)